第四百八十六节 一朝回到解放前-《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事情发展到现在。在强撑着跟清军消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战争有时候打的就是一种势头,如果几路大军能够同心同德。一鼓作气,清廷怕是已经灭亡了,可惜人心隔肚皮,杨潮还是小瞧了孙可望的狼子野心。

    所以只能撤退了,但是不能让撤退演变成溃退。保存实力就还有扳回来的机会。

    一切的始作俑者孙可望其实也内心忐忑,虽然他重新杀回了贵州,但是李定国竟然千里回援,险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幸好洪承畴及时过江帮他稳定了局势,可是这时候洪承畴却决口不提三省之事了。

    孙可望也不敢跟洪承畴讨要,毕竟现在湖南战局还要依仗洪承畴呢,洪承畴手里三万绿营,竟然比他十万大军还要好使,在对上李定国的时候。这只清军现在反倒成了主力。

    其实孙可望的十万老部下何尝没有战斗力,只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心气,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了,前年他们刚出云南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都知道自己要北伐了,可是突然几个大王自己就内讧了,孙可望打李定国,李定国打孙可望,打的这些士兵心里没有了心气。

    尤其是李定国这个人一向都很有威望。打仗的时候冲锋在前,跟士兵能同甘共苦,这样的将领自然充满了人格魅力,很受士兵的崇敬。哪怕是孙可望的士兵,心里对李定国也很崇拜,于是对上李定国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不想打的念头,在这种情绪之下很难打赢。

    可是李定国也不好受,他出兵十万。北伐过程中损失了一万多,可是撤兵途中,却损失了三万人,到了湖南的时候,就剩写五万多了,可是进入云南的道路都被孙可望挡住了,他不惜伤亡的猛攻孙可望,自然又损失惨重,尤其是许多跟随他十年以上的老弟兄都牺牲了,这让李定国无论是感情上,还是实力上都严重受伤,军中充满了一种悲怆的情绪。

    后来被洪承畴偷袭之后,就实在是难以坚持了,只能被迫向广西运动。到达广西边境的时候,只剩下两万多人了,而且一个个丢盔弃甲,比当年在张献忠军中被明军追的溃逃的时候还要凄惨。

    尤其是前途未卜,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广西,如果杨潮把他们挡在广西之外,李定国就只能等死,只能眼睁睁看着洪承畴追上来,把他吃掉了。

    当看到宋坤在广西,准备后了热汤热饭,干净的衣物,打开城门欢迎他们的时候,李定国干净自己的眼睛有些发热,他一直没把杨潮当做忠臣,但是这一刻他似乎能够远隔千里,跟另一颗赤诚之心相互感应,杨潮不是一个忠臣,但是杨潮是一个义士!

    李定国强撑着将军队带入了广西,就在边境小城永州停下了,将士们早就透支了,不止是身累,最累的是心,不止将士们累,李定国更累。

    已经进入缅甸的小皇帝朱慈焕反倒是松了口气,在叫他小皇帝似乎已经不太合适了,因为他今年也将近二十岁了,而且受到那么多挫折,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应该增加了,可惜他还是少了一样东西,他先祖朱元璋和朱棣那种,敢于拿着刀子杀人的勇气。

    哪怕到了孙可望麾下,朱慈焕依然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臣子,他在百姓中的威望也在,如果他能站出来,骑上战马,拿起战刀,登高一呼,是有无数人愿意为他去死的。

    但是很可惜,明武宗之后就在也没有马上天子了,那个喜欢打仗的明武宗,后来被文臣骂的狗血喷头,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后来的皇帝。

    没有勇气,朱慈焕在听到吴三桂攻打赤水的时候,就已经慌了神,之后孙可望打着救援的名义回来,反倒是降服了贵州守军,让吴三桂轻兵疾进,直驱昆明。

    皇帝慌乱,大臣也慌乱,有的说该去广西,可是一些文臣说广西在杨潮手里,杨潮早有不臣之心,去广西是自投虎口。

    然后有的说去四川投奔文安之,可是吴三桂就是从四川打到贵州,在打到云南的,没人知道四川的情况不敢贸然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