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节 议割台湾-《大国崛起1857》


    第(3/3)页

    所以李鸿章在给清廷提建议之前,他先给他的老师曾国藩去了一封信,详细诉说了自己的苦衷,最后求曾国藩跟自己一起上书,让朝廷放弃台湾,得保大局。

    曾国藩叹了口气,明知道这又是自己的学生将自己架在火上烤,他也必须跳到火坑里去,只要他跟李鸿章一起上书,告诉朝廷说放弃台湾,到时候天下人骂的最多的,肯定还是他曾国藩。

    这时候曾国藩索性也不跟李鸿章一起上书了,他直接以自己的名义上书,写了一篇长长的奏折,告诉朝廷说,台湾这个地方,一直都由福健管辖,伪明既然占了福健,当然不会对台湾视而不见。此次日本蕞尔小国竟敢犯境台湾,实属离奇之事。未必不是大明从中挑唆,目的就是挑起争端。

    曾国藩建议,当此危难之时,不应让大明有任何借口挑起边衅,台湾不过一贫瘠孤岛,不若放弃,顾全大局。待东南危局化解,方可与大明一较长短。

    曾国藩的上书,顿时就引起了满朝非议,显然大家对他的软弱十分不满,立刻招致骂声一片,其实要是换个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非议了,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

    但李鸿章的工作立马就好做了,曾国藩上书之后,李鸿章才向清廷建议放弃台湾,也写来一封洋洋洒洒的奏疏。李鸿章得到的骂声就笑多了,甚至他上书之后,凡是骂他的,也都会连带上曾国藩。说曾国藩畏敌如虎的有,说曾国藩以地侍贼的有,还有人联系到曾国藩曾在大明待过两年,直指曾国藩变节投敌,而且说的头头是道,大言不惭说是听谁谁亲口所言云云,反正这些清流只负责骂人,不用负责任。

    就这样曾国藩吸引了所有火力,给身后的其他人趟开了一条路,他似乎也知道他的作用就是作为一面旗子,是负责挨骂的,所以对那些苛责、谩骂和弹劾,一概都不辩驳,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倒是让那些清流恼怒不已,觉得人家根本就没把自己当回事。

    除了李鸿章之外,在曾国藩这面挨骂的旗子冲在前面之后,很快各地的地方官也都上书清廷,希望朝廷顾全大局,不要为海外穷极之地与强敌交恶,什么丁汝昌了,沈葆桢了,郭柏荫了一大批因曾国藩、李鸿章而起的地方官员纷纷上书,其中沈葆桢的话力度很大,因为沈葆桢正是因为这次日本侵台,而带领淮军进入台湾,他说台湾不可守很有说服力。

    最后连奕欣这样的满人权臣都支持割让台湾。

    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水到渠成,此时李鸿章才再次开始他的谋略,他的老师帮他趟了一条路,他也得给老师铺铺路了,他正式接受大明的谈判要求,同时也提出了清廷的要求,那就是大明必须放弃对太平天国的支持,尤其是停止向太平天国出售军火物资!

    显然太平军之所以有能力北犯,清廷上下都认为是因为太平军逆匪购买了太多大明生产的坚船利炮。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协议,曾国藩肯定会明白这是他的弟子在帮自己,长江沿线的驻军也会认为对他们有好处。

    可李鸿章的谋划只是如此简单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