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节 大明的以夷制夷-《大国崛起1857》


    第(3/3)页

    所以威妥玛坚决不让,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时刻关注谈判的朱敬伦也清楚,英国突然爆的深层经济危机,让这场谈判不是个好时机。

    但他认为,提高关税,保护相关产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必须逼英国妥协,不过是古代还是后世,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中国是一个级大国,相当于整个欧洲,而欧洲国家却诸侯林立,在这种巨大的体量差距下,中国总是能占到便宜的,因为中国是以一个欧洲级的规模,跟一个个省市,甚至县级对手谈判。

    现在的大明虽然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但实际控制区已经达到一亿人口,经济展度很快,消费能力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是欧洲国家不能忽视的。因此分而制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说白了也就是李鸿章推崇的以夷制夷。

    可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失败了,因为最后所有洋人反而拧成一股绳来瓜分清朝,朱敬伦明白,以夷制夷的关键就在于分而治之,可李鸿章在操作的时候,却是一体均沾,给西方列强,无论大小都予以厚待,比利时那种小国都可以跟大英帝国享有同等的关税优惠,享有治外法权。

    在这种情况下,人家不一起合起伙来才怪呢,因为只要有任何一头狼能从满清身上咬下一个口子,其他饿狼都能从这个口子里吸血,那么凭什么让他们争斗呢?

    要让野狼争斗,就必须是食物不够,必须让他们认为别国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这样才会争斗。

    所以朱敬伦要玩的以夷制夷,最关键的核心是,得先给英国人找一个抢食吃的对手。

    翻遍在东方开通利益的各大强国,俄国经济实力最弱,英国不会有危机感;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强,但在卧薪尝胆从不跟大国相争;德国正在消化吸收普法战争后的成果,俾斯麦最关注的是如何把象征意义的德意志帝国通过柔软的手段凝固成一个真正的德国。

    所以选来选去,就只有在普法战争中失血过多,正急于在全世界攫取营养,恢复国力的法国最为合适了。

    “跟法国人谈一谈吧。谈出一些建设性的协议,不能让英国人在东方过的太舒坦了!”

    在谈判陷入僵局之后,朱敬伦决定中止跟英国的谈判,转而与法国人合作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