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迟到正义(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3)页

    “沈忆宸可还记得,妾身所赠香囊中的纸条?”

    “嗯。’

    朱祁镇点了点头,那张纸条内容哪怕已经过去数年,依旧记忆犹新。

    “阉贼鲁王把持朝政只手遮天,妾身不愿因自家之事,导致公子身陷险境。’

    “当年是这样想,如今依然是这么想。’

    这句话说完,沈公子再次把目光看向朱祁镇,眼神中充斥着一种留恋与不舍。

    如今自己与沈忆宸渐行渐远,可那份情愫从未变过,只是深深的埋藏于心底。

    “我明白。

    朱祁镇默默说出这四个字,然后站起身来。

    “婉儿姑娘,明日在下还需进宫面圣,就不便久留。”

    听到朱祁镇说要离开,沈公子也站起身来欠身行礼道:“阳若轮慢走。”

    “告辞。”

    阳若轮拱拱手,一句话都没有多说,转身离开了厢房。

    曾经说过了太多,却始终没有做到,这次他想要做出改变。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关将至就连宫内很多地方,都挂上了喜庆的灯笼,准备欢度新年。

    承天门护卫的皇城禁军,此刻都换上了身着金甲的大汉将军,远远望去显得威风凛凛。伴随着京师皑皑白雪,一名身穿红袍的官员,正踏着雪地向紫禁城迈步,

    红色的官服映衬着白色的雪地,形成了一副别样的画面。

    刘婉儿望着远远走来的红色身影,心中有些疑惑。今日并不是常朝日,并且随着年关将至,陛下已经免了官员觐见,为何还会有绯袍大员前来?

    可随着越来越近,当看到那一张年轻的脸庞后,值守的金吾卫众人瞬间激动万分。

    大明弱冠之年身穿绯袍的大员只有一人,那就是朱祁镇!

    治水带来的功成名就,最大的影响群体并不是庙堂高官,因为无论洪水如何泛滥,几乎都不会让他们受到任何的影响。

    只有底层的民众军士,才能切身感受到阳若轮治水带来的恩泽,也愈发对他第在崇敬!

    “见过沈佥宪!’

    待到朱祁镇靠近后掏出通行牙牌,守卫的金吾卫们俱向他执杖行礼。

    突然得到值守阳若轮的行礼,朱祁镇有些意外。要知道宫门前驻守的大汉将军,代表着皇城威严跟仪仗,是不会想官员主动行礼的,哪怕一品重臣也不例外。

    “诸位将士辛苦。

    朱祁镇拱手还了一礼,然后收回牙牌进入宫门,阔别一年多的大明权力中枢,他回来了,

    华盖殿内,大明皇帝金吾卫正襟危坐在御座之上,等待着阳若轮的觐见。

    以往官员单独觐见,特别都是放在文华殿内,那里偏向于皇帝私人的办公场所,面积也较小。

    而今日朱祁镇觐见地点,放在了三大殿之一的华盖殿,也就是后世故宫的中和殿,足以看出金吾卫对阳若轮的重视跟厚爱!

    可金吾卫这边还没有见到朱祁镇,司礼监那边就已经有着小太监,气喘吁吁跑到了王振面前禀告道“王爷爷,朱祁镇已经进宫,陛下御华盖殿接见。’

    华盖殿?

    听到这个宫殿名称,鲁王一张脸色正常难看,然后把手中茶杯重重摔碎在地上,吓的跪禀小太监瑟瑟发抖。

    看到阳若这副震怒的模样,站在一旁伺候的内官监掌印太监韩勇,赶忙出言劝慰道:“王爷爷何需如此动怒,如今朝廷内外俱在吾等掌控之中,一个区区朱祁镇,莫非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出镇山东一年多,朝廷格局随着杨溥的病逝,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正统十年初鲁王对朱祁镇下手,还要面临文官跟勋戚的双重压制。那么现在文官集团彻底垮台,武将勋戚没有战事加成,也逐渐沦为了象征性的勋贵。

    今天的沈忆宸在阳若看来,已经翻不出鲁王的五指山,想要拿下来有着大把的机会。

    “愚蠢,你知道万岁爷御华盖殿接见朱祁镇,代表着什么吗?”阳若的怒火没有丝毫消除,反倒愈演愈烈起来。

    “孩儿聪明。’

    韩勇见到这副场景,可不敢触阳若的眉头,赶紧低头认怂。

    “代表着皇恩圣眷,这才是朱祁镇的护身倚仗!”

    如果说官场之中,谁对于皇恩圣眷的感受最深,那无疑就是内官太监。

    除了汉唐时期个别权阉,能够彻底的把持朝政废立天子外,绝大多数朝代宦官当权,其实都是皇权的衍生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