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两头通吃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3)页

    可能这就是官场吧。

    “此事千真万确,并且王文不知道用何种手段,还得到了礼部大宗伯何文渊的信任,文官这边会支持他援引入阁!”

    王文靠着太监援引入阁,还能得到何文渊这种死板的理学家信任支持?

    听到杨善说出这段话,沉忆辰倒是来了点兴趣,王文到底背后弄了套什么扫操作,能同时获得文官集团跟阉党这两个死对头的助力。

    按照这套说法看来,王文入阁唯一的阻碍,便是在于自己了。

    毕竟吏部天官李贤是沉党门人,没有沉忆辰放话同意,是不可能公推王文并且帮他举办廷议。哪怕有了太监的援引入阁,要是得不到沉忆辰的点头首肯,单单靠着中旨王文在内阁依旧寸步难行。

    到了这一刻,沉忆辰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自己会突然受到明良帝下发的圣谕。原来王文已经打通了各路关节,并且想到了会遭受的困难,只剩下让皇帝出面扫平最后的障碍。

    混迹朝堂数十年的老臣,哪怕在皇权斗争中多次站错队伍,依旧还是有着两把刷子。

    “那杨都宪今日突然拜访,是想要本阁部在王都宪入阁一事上面做点什么吗?”

    沉忆辰意味深长的反问一句,很明显杨善前来“告密”,不可能是透露个消息那么简单,必然是想要自己出手阻拦。

    但问题是就如同明良二年,沉忆辰放弃举荐礼部尚书一职人选的理由一样,沉党门人的资历跟威望,还驾驭不了阁部级别的高官,硬扶植上位会适得其反。

    内阁大臣这个位置现如今的含金量,早就不是沉忆辰当初入阁时候的水平,实打实的提前数十年确立了大明决策机构的地位,还想着举荐新人入阁已经不太可能。

    高穀逝世空缺的内阁大臣位置,沉忆辰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拿下,就自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阻碍王文。毕竟让一个官场混迹数十年,没有什么太大野心的老油条上位,总比换一个野心勃勃之辈入阁要强的多。

    杨善实在想要让自己动手阻拦,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得拿出足够让沉忆辰心动的筹码!

    听到沉忆辰的这个问题,杨善里面明白到了讨价还价的阶段,可问题是他现在官场声名狼藉,王振跟明英宗倒台后简直就跟丧家之犬差不多,哪来的资本去放筹码?

    于是乎杨善只能打起感情牌,只见他痛心疾首的回道:“沉宫保,曹吉祥从边关镇守太监,蒙骗先帝走到了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并且通过家族子侄掌控了京营大部。下官还听说他豢养了一批骁勇番将,安插到军中各个关键位置,狼子野心堪称昭然若揭。”

    “阁臣之位意义重大,事关江山社稷的稳定,岂能让阉党中人窃居?”

    “阉党如此肆意状态下去,恐非家国之幸!”

    听着杨善这番大义凛然的话语,沉忆辰说实话只觉得想笑。

    要知道杨善真正发家的契机,是保住了王振的大腿从鸿胪寺调任到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从而身穿绯袍。

    现在他一口一个“阉党”,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以及现在,都属于阉党中的一份子?

    当然沉忆辰不会揭穿杨善投靠曹吉祥的背景,反而是郑重的点了点头道:“杨都宪忧国忧民,真是令本阁部敬佩,确实大明朝堂不能再出现一个王振跟阉党!”

    得到了沉忆辰的认同,杨善嘴角闪现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今日过来告密除了阻止王文成为阁臣,更大的期望是借此来博取沉忆辰的信任跟好感,乃至于更进一步成为沉党中人。

    毕竟文官集团混不下,曹吉祥又轻视边缘化自己,那么朝堂如日中天的沉党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出卖王文跟曹吉祥就是杨善递交的投名状!

    “忧国忧民这点上面,下官萤火之光岂敢跟沉宫保争辉,无非就是做些臣子份内之事罢了。”

    “如果沉宫保有意的话,下官可以忍辱负重交好于曹吉祥,摸清楚阉党的野心跟企图,为匡扶朝堂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话说到这份上,杨善还自称下官,几乎就是明言想要投靠沉忆辰了。

    并且还他打算利用自己阉党身份,来一个两头通吃,说不定还能跟王文一样充当个双面间谍。曹吉祥跟沉忆辰谁给的好处更多,就选择出卖另一方,直至自己站上朝堂的巅峰!

    面对杨善的表忠心,沉忆辰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表达,脸上反而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如果不了解此人秉性的话,沉忆辰倒是不介意在曹吉祥那里多安插一颗钉子。
    第(2/3)页